吴忧,2023级财务管理专业博士,中共党员。硕博均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20年,吴忧进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为操巍副教授;2023年,吴忧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财务管理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张志宏教授,副博导王成龙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披露、金融企业财务风险。
吴忧积极投身科研,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在《世界经济》《会计研究》《中国软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六次)、科研与实践优秀成果奖等荣誉和奖项。
以其创新精神与卓越成果,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奖励评审中,吴忧荣膺“十佳科研与实践之星”。
《世界经济》2024年第11期
论文作者:王成龙、吴忧
论文题目: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模仿行为研究:基于LDA主题模型分析
摘要:中国上市公司在风险信息披露中究竟采用何种策略导致投资者风险感知不升反降?本文引入新制度理论并运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从同行模仿行为视角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披露风险时存在同行模仿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风险信息披露中,模仿者主要是盈余波动性高、非行业龙头以及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且模仿行为更多存在于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时期。通过同行模仿,上市公司有效降低了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其风险的感知水平。本文通过挖掘风险信息文本解释了中国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为何会降低投资者风险感知,为监管层和投资者理性解读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提供了理论依据。
《会计研究》2024年第8期
论文作者:王成龙、吴忧、余威
论文题目: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与商业银行盈余平滑——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
摘要:本文以我国银行业分批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为“自然实验”,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银行的盈余平滑水平。但机制检验发现,盈余平滑并非管理层有意为之,而是由于预期信用损失法在提高拨备计提及时性、抑制拨备顺周期性的同时“恰好”使得税前拨备前利润与拨备同增同减所致。异质性检验发现,只有经“四大”审计、高管薪酬被延期支付以及所处地区的政府财政压力较小时,商业银行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才会显著增加银行盈余平滑水平。本文从盈余平滑角度为研究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效果以及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与证据支持。
《中国软科学》2024年第5期
论文作者:操巍、吴忧、叶珊
论文题目:企业竞争战略与管理层策略性业绩:基于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分析
摘要:从战略管理理论出发研究竞争战略对管理层盈利预测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可能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然而预测偏差较大并更倾向于披露悲观消息。机制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在差异化战略影响盈利预测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金融化程度较强的样本中,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盈利预测偏差的关系被显著弱化。
获奖感言:非常荣幸能获得“十佳科研与实践之星”的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一路走来所收获支持与帮助的最好诠释。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平台,让我能够不断探索和成长;感谢学院通过融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创新方法,开展科教融合育人大讲堂、科教融合·暑期学校、科教融合·科研素养训练营等活动,丰富的学术资源为我科研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要深深感谢一路指引我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博导张志宏教授,导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和始终如一的支持,是我学术道路上最宝贵的明灯。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级财务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吴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