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宣浩然 易芷璇 蔺娜 摄影 刘煜彤 李萌萱)4月13日晚19:00,财智2301班在文波楼108智慧教室成功开展了心理主题班会——“好感度经济学:你的社交账户余额不足?”。活动以创新桌游为载体,根据“情感账户”理论,模拟社交互动中的“资产积累”与“情感投资”,引导同学们在游戏中感悟人际交往的真谛,解锁心理成长的密码。

本次活动以“好感度经济学”为核心主题,将心理学理论与趣味游戏巧妙结合。活动伊始,财智2301班全体同学被随机分为四组,化身“社交投资人”,在45分钟的“资本运营”中展开角逐。游戏地图中设置的“品质格子”“机会格”“命运格”等特色环节,将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构建、冲突调解、情绪管理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任务。
活动现场的“品质格子”挑战中,同学们通过完成“真诚倾听”“感恩传递”等任务,用情感货币“投资”品质格,深刻体会到培养同理心、感恩心等美好品质的长期价值;而“命运格”中的“同辈压力风暴”“替罪羊仪式”等情境,让同学们直面从众心理、责任逃避等现实问题。例如,在“同辈压力”任务中,小组需共同选择“从众”或“反抗”,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代价,进行独立与群体影响的深度思考。

此外,活动特别增设“最佳协作组”“逆转黑马组”等奖项,弱化功利导向,强化合作共赢理念。游戏中,“抵押队友”机制成为亮点——濒临破产的小组需通过完成模仿明星、表演成语等趣味任务赎回队友,既缓解紧张氛围,又增进团队凝聚力。一位参与同学笑称:“原来‘社交破产’不可怕,只要愿意合作,总能找到翻盘的机会!”
此次游戏设计暗含多项心理学原理。“光环效应传染”任务通过角色标签化模拟了人际偏见,引导同学们反思刻板印象的危害;“时间胶囊”机制则巧妙运用延迟解决策略,引导大家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心理委员兼活动主持人李雨芳同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游戏化学习,让同学们在行动中理解‘社交资本’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由真诚、共情与协作编织的情感网络。”
活动尾声,主持人播放由全体班级成员参与拍摄的生活小剧场,探讨宿舍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正确认识、理解并解决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本次心理班会的成功举办,引导同学们对人际关系产生深度思考。未来,班级将持续开展此类创新心理活动,助力同学们在互动中收获成长,让青春的“社交账户”永远充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