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2020新版  全院教工信息

汤湘希

  •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16    
  • 个人资料

    部门: 会计学院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10-04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位: 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 武汉市南湖大道182

    邮编: 430073

    办公地址: 文泉楼南526

    教育经历:

    1980-1984: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本科,财务与会计专业。

    1984-1986: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系,硕士,会计学专业。

    2002-20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博士,会计学专业。

    其中:

    1987-1988:赴香港飞机工程公司、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机构和高校访问、进修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  

    2009年: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商学院访问、进修会计学、财务管理。


    个人简介

    汤湘希,男,196310月出生,湖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主任,会计学院副院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理事。天津财经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无形资产会计和会计教育改革等。


    社会职务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理事,天津财经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无形资产会计和会计教育改革等领域,尤其是在无形资产会计方面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迄今,已在《光明日报》、《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税务研究》、

    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财政部重点科研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主持的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贡献测度与扩散路径研究——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谐社会中会计价值观的构建与会计师事务所定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贡献测度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与自主品牌战略研究”、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项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国际竞争力与自主品牌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商誉及其减值会计五月天研究”、财政部重点科研项目“21世纪的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课题“现代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究”以及一批横向课题;独撰或合作出版了《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估价》(独撰)、《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问题研究》(合著)、《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独撰)、《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独撰)、《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合著)、《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贡献测度研究》(合著)、《公允价值会计研究》(合著)《会计价值观问题研究》(合著)、《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独撰)、《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论》(合著)、《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统计指标设定与赋值问题研究》(合著)等专著10余部,其中《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问题研究》2003年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会计教育改革研究》获中国会计学会2003年度优秀著作二等奖。主编《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等教材10余部,参编《中级财务会计》等教材多部。

    在会计理论方面,坚持会计控制观,不断拓展会计控制领域,在提出会计具有技术性、政治性、社会性和国家经济利益性等特性的基础上,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宏观角度探索创新会计监管方式,这体现在其主持起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工程”子项目“国家经济安全与会计监管创新研究”等项目和发表的论文中。在研究中,通过对会计价值观的内涵、结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会计价值观分析框架,对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在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针对各方对公允价值的指责,在分析金融危机与金融稳定的基础上,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只是暴露金融危机的指示器,明确推行公允价值计量不动摇,从而提出构建公允价值信息全过程、多维度的控制机制,以保障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从而维护金融稳定。有关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系统成果,由2010年出版的合著《公允价值会计研究》阐述。


    在无形资产会计方面,自1986年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与估价》算起,迄今已逾30年,并且长期坚持研究形成了该领域的系统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成果除体现在其主持的重要科研项目、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外,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在内的各类项目。这些研究成果从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历程入手,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与估价、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组合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确认与分割、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误区、商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资产经营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会计确认,以及无形资产会计的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的减值测度等问题,并结合现代产权制度特征探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近期,主要聚焦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贡献与扩散路径,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以及商誉及其减值会计问题等,力图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

    作为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开展会计教育教学研究,其主持的财政部课题“面向21世纪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研究”,并以独撰专著《会计教育改革研究》呈现其主要观点,在借鉴国外会计教育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同层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等。为满足教学需要,还十分注重教材建设,有关教材独具特色,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并将有关实务经验引入课堂,缩小了书本知识与实务需求的差距,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受本科生及研究生欢迎的授课教师,在2009年度被MPAcc班授予“年度最旺人气奖”教师。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将理论成果与实践相结合,直接参与了多项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评估、企业改制方案的设计与咨询,以及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等工作。如武汉xx药业的配方及品牌的价值评估、河南xx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咨询方案、国家电网公司资产有效性研究中的无形资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xx企业价值创造之谜解析等问题,还参与了《资产评估准则指南—无形资产》(2000)的部分起草工作等。


    开授课程

    会计学(校内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MBA & EMBA)  

    中级财务会计(本科)  

    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专业硕士、审计专业硕士)  

    财会审前沿问题研究(会计专业硕士、审计专业硕士)  

    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学专业博士)  

    会计专题研究(会计学专业博士)  


    科研项目

    迄今,已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财政部重点科研课题等1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主持并完成了一批横向课题。


    论文

    迄今,独撰或合作在《光明日报》、《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税务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会计论坛》、《当代财经》、《现代财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软科学》、《工业技术经济》、《经济问题探索》、《证券市场导报》、《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会计之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还有多篇论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

    专著:

    《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估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问题研究》(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会计教育改革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贡献测度研究》(合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会计价值观问题研究》(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知识资产价值论》(合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统计指标设定与赋值问题研究》(合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教材:

    《会计学》(第1-3版)(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015

    《会计学》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中级财务会计》(第1-4版)(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016

    《高级财务会计》(第1-3版)(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018

    《会计学》(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中级财务会计》(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中级财务会计》(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中级会计学》(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成本会计》(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编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图解企业会计准则》(主编)(2005-2007)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007

    参编教材,略  


    科技成果


    荣誉奖励

    1991年获得中南财经大学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1992年被中南财经大学评为“优秀辅导员”。

    1997年被中南财经大学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被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评为“优质课程教师”。

    1999年被中南财经大学评为“优秀教师”。

    2000年被中南财经大学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被湖北省高校工委评为“湖北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49月,被学校“511工程”遴选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批中青年优秀主讲教师。

    2005-2007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1年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评为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

    指导的博士生刘昌胜获得2011年度“杨纪琬奖学金”。

    2015年被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高校工委授予高校优秀“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道、美品、德行”奖获得者。

    2017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文泉楼(430073)   电话:027-88386515   邮箱:kjxy@znuf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