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13日,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主办、《商业会计》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20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山西大厦·金辇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字化时代会计教育改革与职业发展”。我院汤湘希教授、优秀论文获奖者章琳博士生和刘幸林博士生应邀参加。
数字化时代会计教育改革与职业发展高峰论坛
我校代表会计学院教授汤湘希和博士生章琳、刘幸林会前留影
2020年11月12日上午,首先召开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由关晓光副会长主持,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九届理事会。我院汤湘希教授再次当选为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理事。关晓光当选为第九届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会长。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结束后,紧接着召开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数字化时代会计教育改革与职业发展高峰论坛。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九届副会长、北京工商大学谢志华教授致辞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行,经济管理活动呈现数字化的趋势。“云物大智链”新技术环境下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论坛就会计人才如何应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挑战展开了讨论,在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会计教育教学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如何推进会计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董事、原财政部会计司巡视员李玉环教授提出了一些我国会计准则现存的问题:会计改革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救火”式的做法而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会计准则指定的基本问题尚需进一步厘清,包括会计准则的定位、目标、制定导向、准则与制度的关系、准则与其他财经法规的关系;会计准则前期研究不够,理论研究未能对会计准则制定提供足够的支撑;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不够;会计准则实施辅助机制不健全。据此,李玉环教授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会计准则制定顶层设计;强化会计准则前期理论研究;着力解决会计准则中国化的问题,打造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支撑和解释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会计监管制度和机制。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董事、原财政部会计司巡视员李玉环教授发言
广东财经大学原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执行校长王华教授认为:“数字经济对会计的影响是两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催化了业才财融合,提高了会计信息对业务的反映程度和水平,二是从根本上,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从而牵引和推动业务对会计的多维需求,触发会计纵深变革”,提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未来方向,包括编写和出版新型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并指出会计教育的重点是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
广东财经大学原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执行校长王华教授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认为纯粹的会计教学可能会难以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应当用数字化的手段,整合数字化的资源,来推动整个中国会计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当将会计教育和业务融合起来,和资本市场融合起来,使财会与企业管理协调融合。张新民教授表示改革要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由学校、学院推动整个改革,将业务能力的训练转换为思维的训练,以此应对会计的数字化改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发言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伍中信教授表示:“一带一路”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建议进一步整合“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际会计组织,组建由我国牵头的“一带一路”财务报告协调组织,集合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探索与构建区域内会计准则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各国会计行业的协调发展。建议财政部在现有会计准则委员会基础上,选拔一批从事准则研究和国际协调的实务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成立专门的会计准则研究与国际协调的国家队。这样可加速“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的实现。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伍中信教授发言
在各位专家结束发言后,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对2020年会优秀论文进行评选,我院汤湘希教授和章琳博士生的论文《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业绩承诺与“良性”商誉减值》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并在平行论坛中发表了该文的主要观点。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20年会优秀论文表彰
2020年12月12日上午,年会举行学术平行论坛。汤湘希主持第一会场的论文发表,年会优秀论文获奖者、我校博士生章琳受邀汇报论文。
学术平行论坛——第一会场
安徽财经大学院盛明泉教授首先报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论文。该文强调了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低下的现象,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通过引入不同性质的资本,发挥不同资本的优势,实现不同性质资本的融合,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文中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降低了国企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促进了国企的创新。点评人天津财经大学张俊民教授表示,该论文阐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带来的具体改变,对我国政策的推行有指导意义。然后,张俊民教授对论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建议论文进一步探讨股权多元化后国企是否会出现新的代理问题;建议论文突出创新和混合所有制之间的关联,排除经济增长这种内生性因素;建议论文题目能够凸显论文的研究路径。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盛明泉教授发言
我校博士生章琳报告的论文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业绩承诺与“良性”商誉减值》。论文的亮点在于将“良性”商誉减值与“恶性”商誉减值进行区分,认为商誉减值并非只是一种消极信号,商誉减值的及时披露能够反映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状况的预期,此时商誉减值可为资本市场提供有效信息,便于投资者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论文认为业绩承诺会减少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当被并方业绩未达到预期,上市公司将难以掩饰商誉的减值迹象,因此业绩承诺会促进商誉的“良性”减值。实证结果表明,相比未签订业绩承诺的公司,签订了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年份更早、金额更小、次数更多。点评人浙江财经大学许诺老师表示,该论文很有新意,通过业绩承诺将商誉减值的“良性”与“恶性”进行区分,并未探讨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而是关注商誉减值本身,为现有商誉的研究拓展了方向。同时,许诺老师也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论文主要关注业绩承诺期的商誉减值问题,可考虑将样本的时间延长至承诺期之后,以确保结论的可靠性;商誉减值“良性”与“恶性”界定方法的提出过于超前,可考虑将其置于结论初提出;并非所有企业在并购时签订了业绩承诺协议,论文可在进一步研究中探索除业绩承诺外是否存在其他要素能够界定商誉减值的“良性”与“恶性”。
年会优秀论文获奖者、我校博士生章琳汇报论文
本次学术年会指明了数字化时代会计教育可能改革的方向以及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各高校构建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培养符合数字化时代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学会举办的学术平行论坛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让大家了解了当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以及研究现状,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令论文报告人收获多方点评意见并开阔视野。
据悉,2021年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学术年会将由北方民族大学承办。
(撰稿人:汤湘希 章琳 刘幸林)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