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郑天琪)2018年3月29日下午,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重点课题《我国会计人才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课题启动会在文泉楼南306会计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李守忠处长、刘正阳主任科员,华中农业大学会计系主任包晓岚教授,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黎精明教授,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胡曲应副教授,以及会计学院院长张敦力教授,社科院副院长汪锋研究员等出席。我院会计系副主任柳光强副教授主持。
会计学院院长张敦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恰逢我校建校70周年,会计学院承接的此项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的重点课题不仅能够为70年校庆献礼,该项研究成果还可以为社会相关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并期待本次开题顺利通过!
学校社科院副院长汪锋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该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涉及到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学科,我校的这些学科具有显著的优势,具备强大的研究力量,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将该重点课题委托给我校研究团队,是非常正确的抉择,他认为该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汪院长强调,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应注重推动行业管理、行业法规的发展,使该成果成为“经典”。
李守忠处长在致辞中表示,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非常重视该课题的研究,评价中心一定会全力支持课题组的研究,帮助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相关基础数据的采集,并将积极努力促进课题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该课题负责人王昌锐副教授分别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等方面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准备情况。他着重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会计人才”的界定应按初级、中级、高级和正高级来划分,并将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会计人才的供需,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王昌锐副教授同时指出该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在于预测模型的建立、基础数据的收集以及会计人才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希望莅临开题报告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指导!
会议最后,与会领导、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李守忠处长提出本课题应发挥人才优势,从多视角,如将统计、法律、人力资源等多个学科融入会计人才问题的研究。同时,制定相应的会计人才指数,建立会计人才指数模型对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运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晓岚教授提出,对于会计人才供需状况研究应分层次进行,根据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企业性质进行供需差异分析。黎精明教授提出,课题研究中应考虑会计人才供需状况在现实层面以及潜在层面的各自匹配度。胡曲应副教授提出,会计人才评价的标准可从职业资格划分,并从知识模块着手。刘正阳主任从会计人才供需的地区差异和会计人才指数的构建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经过各位领导、专家的评议,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研究资料准备的比较详实,研究思路较为明确,拟定的研究路线脉络明晰,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具备了进入正式研究的条件,同意课题组尽快深入开展实质性研究。